科技部啟動「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 (Leaders in Future Trend,LIFT)」新年度徵件作業,提供補助安置及多元資源給有意回國服務的海外博士,以利學人了解台灣產業環境,除了海外博士之外,具備人工智慧 (AI) 相關軟體研發實務經驗的海外碩士也可以申請;LIFT 方案推動以來,已有 40 位學人返國,可望抒解產學研界對博士級人才需求的缺口問題。
為使海外學人能夠提前規劃職工業內視鏡涯,及有充分時間安排申請事宜,科技部 LIFT 方案即日起開放線上申請,具本國籍的海外博士及具備人工智慧 (AI) 相關軟體研發實務經驗的海外碩士都可申請,共同參與台灣科研及產業發展。
LIFT 方案自去年 7 月啟動,已審核錄取 56 位海外學人,目前已有 40 位學人返國參與各項產學研交流媒合活動,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自全球前百大排名大學畢業,同時有 4 名學人已在產學界任職;科技部指出,產學研界對博士級人才需求殷切,LIFT 方案的推動,可望抒解博士級人才缺口問題。
光波測距儀具備快速準確的量測功能,只要有一個立足點,即能以很短的時間測得大量的點位,許多困難的工程測量問題,勢將因此種儀器的引進隨之迎刃而解。未來各式工程測量會陸續引用此一儀器為主要的測量工具。目前光波測距儀雖然昂貴(超過十萬美金),但相信隨著需求量的增加及生產技術的提升,應有大幅降價的空間。近幾年,商業化的光波測距儀如雨後春筍般推出,各種應用案例及需求也快速增加,可見其普及腳步的速度。
部長陳良基指出,科技部的角色就是幫助排除障礙光波測距儀,整合提供足夠的資源,搭建交流平台橋接海外科技人才回國,不僅看看台灣、了解台灣,更衛星定位儀願意留下來一起協助台灣推動創新發展。
科技部推動 LIFT 方案,透過主動號召台灣赴海外留學人才返國,引導海外學人將各項深具發展潛力的國際經驗帶回國內,且陸續展開與產學研各界的交流擴散;期望協助海外高階人才回流的同時,能將海外學人的工作及留學經驗所累積的科技創新能量與國際尖端趨勢、人脈網絡帶回國內。
光波測距儀:選用波長450-1000nm(1m=109nm)之可見光、雷射及可見光載波,此類儀器本身包含發射及接收系統,並於測線之他端設置反射鏡。光源發出之光線由發射器傳播至對方之反射鏡後,再反射回接收器,並利用相位比較原理,以求其間之距離。此類儀器常用以於數公里以內之較短距離,因能精確控制,可獲得較高的精度,工程測量常採用之。光波測距儀一般採用兩種方式來測量距離:脈衝法和相位法。脈衝法測距的過程是這樣的:測距儀發射出的雷射經被測量物體的反射後又被測距儀接收,測距儀同時記錄雷射往返的時間。光速和往返時間的乘積的一半,就是測距儀和被測量物體之間的距離。脈衝法測量距離的精度是一般是在+/- 1米左右。另外,此類測距儀的測量盲區一般是5米左右。